中國南粵古驛道第六屆文化創意大賽
大賽投稿截止時間:2022年9月30日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文化傳承和文化產業守正創新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挖掘南粵古驛道文化內涵,提升南粵古驛道利用效能和體驗品質,有效發揮文創在鄉村振興方面的作用,激活文化遺產、增強文化自信,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體育局決定聯合舉辦中國南粵古驛道第六屆文化創意大賽?,F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大賽意義
大賽面向社會各界征集南粵古驛道沿線歷史、人文、風 光、物產、體育、休閑等特色資源活化創意設計作品,依據 實用價值、文化傳承、科技融合、理念創新、藝術表現、環 保材料使用等要素擇優評選后,借助市場資本力量,轉化為 文創產品落地生產并投入流通銷售,打造南粵古驛道文創品 牌,培育一批本土文創人才,讓散落在南粵大地上的文化遺 產活起來、傳下去,激發鄉村文創市場潛能,助力鄉村旅游 和經濟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大賽組織
主辦單位: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廣東省自然資源廳、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廣東省體育局
承辦單位: 肇慶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廣東省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志愿者協會
聯合承辦: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省廣 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大新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廣州創意產業協會、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藝術學院南粵古驛道 藝術文化研究中心、廣州美術學院中國南粵古驛道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 廣東省博物館協會、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廣東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廣東省古跡保護協會、廣東省海外 經濟發展促進會、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文創聯盟、廣州圖 書館、廣州包裝印刷行業協會、廣州市眾家設計有限公司、 涅生科技(廣州)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噔柏仕廣告股份有限 公司、廣東中鑫國際珠寶文化有限公司、深圳市蔚樂電子有 限公司、國泉金業(北京)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梅蘭谷 旅游管理有限公司
媒體支持單位: 人民網、新華網、南方日報、廣東廣播 電視臺、廣州日報、南粵古驛道網
法律顧問單位: 德恒(廣州)律師事務所
征集內容
選取肇慶、韶關等南粵古驛道節點城市及其古驛道沿線 鄉村作為文創選題設計重點,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設 計、"大師小筑"鄉村民宿和文體空間設計、鄉村品牌與包 裝創意設計、紅色研學文創設計、古道、鄉村音樂文創設計 五大專項賽事,開展創意方案征集、產品孵化、市場推廣等活動,提升古道游體驗品質,推動鄉村振興,助力實現新 的文化自覺。
1 . 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設計
廣東歷史悠久,文化薈萃,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65項,而散落在南粵古驛道沿線鄉鎮的省級、市級非遺更 是浩如煙海、燦若繁星。民間工藝美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創新發展是推動鄉村經濟轉型發展的動力源泉和重要內容, 通過積極推動非遺資源的共享利用,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 服務社會和人民,可以讓非遺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結合南粵古驛道沿線具有代表性的工藝美術和非遺項 目,在弘揚傳統手工技藝、文化特色基礎上,從材料、工藝、
形式、內容等方面進行創新設計,創作出具有傳承性、歷史 性、藝術性、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的非遺文創產品。
牽頭負責單位: 廣東省廣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大新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
2 . "大師小筑"鄉村民宿和文體空間設計
“大師小筑"一直是南粵古驛道上特有的文化創造活 動,以鄉村閑置農房的改造發展為出發點,對古驛道重要節 點、鄉鎮公共空間景觀小品和建筑物、構筑物進行設計;旨 在弘揚鄉土美學、提升農村生活環境品質與文化品位、探索 鄉村空間規劃、建設與文體公共服務和諧共生的方法,讓生 態宜居的鄉村新貌成為文、體、旅、教融合發展的驅動力。
結合廣東省美麗圩鎮建設需要,聚焦鄉鎮閑置用房、用地,對老街舊村的建筑與生活環境等進行創意設計,通過對 自然生態、文化遺產、體育健身、休閑旅游、教育研學等要素的重組與創生,提供能夠產生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的鄉村 綜合性創意體驗場所。
牽頭負責單位: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3 . 鄉村品牌與包裝創意設計
當前,我國正處于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 關鍵時期,而借力文創提升鄉村品牌影響力與美譽度、促進 農副產品銷售、幫助農民增收,對鞏固南粵古驛道沿線原 1320條省定貧困村的脫貧攻堅成果有著重要意義。
圍繞南粵古驛道沿線鄉村所生產銷售的特色美食、農副 產品、土特產等進行品牌與包裝創意,包括對原有品牌logo 的優化設計和特定產品包裝針對性設計,突出特產產地的地 域特色與民俗風情,并兼顧文化價值、實用價值、禮品價值 和宣傳價值。
牽頭負責單位: 廣州創意產業協會、廣州包裝印刷行業協會
4 . 紅色研學文創設計
紅色文化浸染了民族的血脈,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精神力 量。廣東境內擁有大量革命紀念地、偉人故居、革命遺址、 遺跡、革命文物,紅色文創可以將這些有形要素連同信仰、精神、情懷等無形要素提取出來,融入到具有時代感、美觀 性與實用價值的文創產品中,使其成為紅色故事的訴說者與 傳遞者;而紅色研學文創則可通過其教化功能,培養當代學 子的愛國情懷和文化自信,實現美育、德育、智育、體育的有機統一。
聚焦中央紅色交通線(廣東段)紅色文化資源,以服務南 粵古驛道與中央紅色交通線腹地的紅色景區、教育基地與研 學基地為目的,開發具有紅色精神力量、符合市場需求的文 創產品和研學產品,鼓勵在作品中融入現代科技元素,助力 紅色文創、文旅、研學等相關產業進一步提升。
牽頭負責單位: 廣州美術學院中國南粵古驛道研究中心
5 . 古道、鄉村音樂文創設計
在南粵古驛道的保護利用過程中,已搶救性挖掘、保護了一大批古驛道上的古曲、古譜、古音,收集和整理了一系 列古村落音樂文化元素,"聽古道"成為探索南粵古驛道文 化、體驗南粵古驛道風情的一種獨特方式。為加大對古驛道 原始音樂資源的轉化利用,創新當代音樂資料的傳播方式, 本次大賽特別開辟音樂文創板塊的作品征集。
聚焦古道古音、民歌民調、方言土話、環境音效等古驛 道沿線的聲音元素,圍繞音樂作品、音樂歷史、音樂人物、 演奏樂器、電子播放道具、音樂有聲書等題材進行創作,讓古道音樂以更多元的形式成為"文創好物"融入現代生活。
牽頭負責單位: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藝術學院南粵古驛道藝術文化研究中心
賽制設計及各環節時間節點
1 . 創意作品征集(2022年6月一9月)
各專項工作委員會將于6月15日前視實際需要就專項 征集內容與要求作補充公告。
參賽者需于9月30日前完成作品上傳提交,同時各專 項工作委員會將對參賽者資格和參賽作品進行審核。
作品征集階段,各專項工作委員會將圍繞南粵古驛道重 要線路、節點城市和村鎮舉辦采風考察活動,組織相關參賽 者與博物館、企事業單位等文創產品需求方進行點對點、面 對面交流,并邀請媒體進行記錄、訪談和深度報道。
2 . 作品評選(2022年10月)
由各專項工作委員會組織相關行業專家、企業代表,依 據作品呈現的實用價值、文化傳承、理念創新、藝術表現、 環保材料使用等要素,對符合征集要求的入選方案進行打分 評審,最終依據總得分決出各專項優勝的一、二、三等獎。 評審截止時間為2022年10月31日。
3 . 優勝方案深化與孵化(2022年11月-12月)
獲獎方案由大賽組委會安排參加設計周、文旅會等相關活動的展覽展示和融合推廣,以及企業對接。過程中將邀請 相關行業專家、企業代表、銷售端代表、文博機構對方案進 行深化設計指導。產品孵化截止時間為2022年12月31日。
4 . 年度大獎方案評審(2023年1月)
獲專項優勝一、二等獎方案,經深化、打樣后進入年度 大獎方案評審,由大賽組委會組邀約行業內知名專家、媒體 人、企業家等組成評審團,依據社會綜合價值、作品整體完 成度、市場銷售的可預期度等進行綜合評判,最終推出南粵 古驛道年度大獎。同期由大賽組委會舉辦盛大的頒獎典禮, 并開展獲獎作品實物展覽和文創論壇。
作品著作權
1 . 參賽者應對參賽作品擁有完整、明確、無爭議的 著作權,凡參賽作品涉及的版權等糾紛,一切法律責任由參賽者承擔。
2 . 參賽作品中不得出現任何與參賽者姓名、單位相 關的文字、圖案、標記及其它與設計方案無關的符號,不符 合規定者將被視為無效作品,取消參賽資格。
3 . 大賽承辦單位對參賽入圍獲獎作品享有署名權利 (用于非商業用途的復制、發行、出租、展覽、表演、放映、廣播、信息網絡傳播、攝制、改編、翻譯、匯編等)承辦單 位可優先享有推薦相關企業進行商品化的權利。
4 . 參賽作品除參賽者在提交參賽時特別注明要求退 還的實物作品外概不退還,請參賽者自留備份。需退還的作 品,大賽組委會將按參賽者提交作品時所留聯系人、聯系方 式和聯系地址以郵寄方式退還。如上述聯系人、聯系方式和 聯系地址無法聯系退還的,大賽組委會將予以免費保留60 天,并由參賽者在此期間自行聯系大賽組委會前來領取或另 行約定郵寄退還。逾期未聯系或領取的,視為自動放棄該作 品所有權并同意授權主辦單位全權處理,由此造成的一切損 失和責任由參賽者自行承擔。
5 . 參賽者應全面了解本次大賽規則。凡提交參賽作品者,視同已全面了解并接受大賽規則,自愿受其約束。
作品征集
參賽作品要求
1 . 產品類作品要求
① 文字說明。字數為300字以內,格式為doc/docx, 文檔命名為"所屬專項+參賽者姓名+作品名稱+作品序號" (如: 非遺文創-華南農業大學-手拉壺設計-001),內容重點 介紹創意緣起、創作理念、基本功能及文化價值,并附上原 創聲明(格式: 本作品為***原創作品,首次在公開比賽中發 表).
② 方案和實物。提交設計效果圖、平面圖(帶尺寸,比例尺為1: X)、立面圖(帶尺寸,比例尺為1: X)、剖面 圖(帶尺寸,比例尺為1: X)、功能布局說明、實物模型(選 做),涉及新媒體作品需提交3分鐘以內的視頻展示文件(MP4 格式),攝影繪畫類需提交作品電子版文件或掃描件(JPG格 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以上需包含且不限于上述圖紙 資料。
③ 展板。尺寸為A1橫版,格式為jpg,分辨率不低于 300dpi,一個作品用獨立的一個展板。
2 . 空間設計類作品要求
① 設計說明。字數為300字以內,格式為doc/docx, 文檔命名為"所屬專項+參賽者姓名+作品名稱+作品序號" (如: 文體空間-華南農業大學-xx村口袋公園設計-001).內 容包括但不限于: 參賽項目名稱、方案主題、現狀分析、歷 史沿革、設計理念、功能結構、建筑材料、方案特色、項目 建設造價估算等。
② 方案圖紙。不少于2張A1展板電子文件((JPG格 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圖紙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設計 概念圖、總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整體效果圖、節點意 向設計或效果圖等。
③ 其他(選做)。不多于1分鐘的多媒體匯報演示文 件、1: 200-1: 500實體模型等。
作品提交方式
將以上文件打包壓縮,以"所屬專項+參賽者名稱+作品 名稱+作品序號"的方式命名,發送至大賽指定郵箱gdssxh@qq.com , 實物寄送至廣州市越秀區應元路19號-5南粵古驛道展廳 (電話: 020-83658356)。
獎項設置
1 . 專項優勝獎:
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設計優勝 一、二、三等獎;
"大師小筑"鄉村民宿和文體空間設計優勝一、二、三等獎;
鄉村品牌與包裝創意設計優勝一、二、 三等獎;
紅色研學文創設計優勝一、二、三等獎;
古道、鄉 村音樂文創設計優勝一、二、三等獎,頒發獲獎證書。
2 . 年度大獎:
設置獎項1個;另設置杰出貢獻獎、 優秀指導教師獎,頒發獲獎證書,鼓勵社會各界和各院校教 師指導學生創作并參賽。
相關注意事項
1 . 大賽為公益類賽事,大賽組委會不得以活動名義 向參賽團隊收取任何報名費、參賽費。
2 . 大賽獎項證書由大賽牽頭主辦單位頒發。
3 . 大賽的最終解釋權歸大賽組委會所有。
4 . 參賽者必須保證對其參賽作品所涉及知識產權負完全責任,參賽及獲獎作品如存在未經權利人許可的抄襲、復制、盜用或其它侵權行為,一經發現,大賽工作委員會將取消其參賽資格與獲獎資格,收回證書,并在有關媒體公布。
5 . 大賽全程設有監督機制及法律顧問,注重對參賽 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防止出現違規行為。
聯系方式
活動網站: 南粵古驛道網 http://www.nanyueguyidao.cn
活動聯系人: 歐陽校亮(020-83658356)
聯系郵箱: gdssxh@qq.com
附件:關于舉辦南粵古驛道第六屆文化創意大賽的公告 pdf
http://www.nanyueguyidao.cn/IMS/UploadMessageAttachFiles/20220609/20220609111617223.pdf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聯網,信息版權及活動解釋權歸主辦單位所有,大秦良造僅作媒體支持